福爾摩沙及其住民: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台灣調查筆記 暢銷書籍推薦



福爾摩沙及其住民: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台灣調查筆記



福爾摩沙及其住民: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台灣調查筆記 評價

網友滿意度:

前一陣子去書展看到很多書都很想買~~~~~

但那天居然忘記帶錢包出門 > <

整個非常的失落!!!!因為就是要去書展買書呀....

我真的很喜歡看書~日常沒事最大的休閒就是看書

從文學類到旅遊類等等什麼都看

所以買書是我的一大樂趣之一~~~~

最近朋友們都在推薦一本很好看的書!!!!

就是 福爾摩沙及其住民: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台灣調查筆記

是年度排行榜書籍耶!!!

我力馬上博客來購買~~~~~~

博客來時常有打折優惠 買書真得比較優惠唷~~~~

推薦給跟我一樣喜歡閱讀的朋友壓 :)

博客來傳送門順便一起給你囉~~~~~~

(●’ω`●)博客來e-coupon傳送門



福爾摩沙及其住民: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台灣調查筆記



本週熱銷商品:



博客來網路書店


命理斷語義理源深(POD)







王亭之紫微斗數古訣今註(第三版)





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

一部塵封百餘年的珍貴書稿,首次曝光!

1873年,Steere親身踏查台灣,走訪各地平埔族、福佬人、客家人及部分高山族,以生動趣味的筆調,記述19世紀下半的台灣原貌,及史上西洋人在台灣的探險紀事,為後世留下這部不朽的珍貴經典。

1873年,年輕的美國博物學者史蒂瑞(Joseph Beal Steere)遊遍中南美洲後,轉而橫越太平洋,一舉深入外人眼中神秘詭譎的福爾摩沙島,展開長達半年的調查採集之旅。當時島上的西方人士極少,像史蒂瑞這種專業的博物學家,更是鳳毛麟角,因此他以超越前人的專業視野,為後世留下這部不朽的踏查記錄。

本書的第一部分,就是史蒂瑞走訪邵族、巴宰族、賽德克族、西拉雅族及排灣族等族群的詳實記錄。他具體描繪了當地的風俗、生態、住屋、服飾、刺青、獵首、語言、音樂等面向,為消失中的台灣南島民族傳統文化,留下一幅權威性的生命圖像。另一方面,他也努力追溯南島民族的過往,從偏遠山區的八十多歲老嫗口中,記錄下一百多個西拉雅語詞彙,更從崗仔林的頭人處,用槍枝換取近30份的「新港文書」。當然,島上隨處可見的福佬人、客家人,以及各地的交通狀況、城鎮、族群關係、習俗、營生方式等,史蒂瑞也沒錯過,透過他的描述,19世紀下半的台灣社會重現在前,彷彿觸手可及。

史蒂瑞返國途中,還特別前往大英博物館圖書館,檢視福爾摩沙的相關文獻。在浩繁書帙間,他搜尋到17世紀的荷蘭牧師干治士、蘇格蘭旅人萊特,18世紀的傳奇冒險家貝尼奧斯基伯爵,以及19世紀的「安妮號事件」船難者金理、史溫侯領事等人所寫下的探險紀事、獄中日記,很多都是今日難以窺見的作品,再加上他本人的所見所聞,就構成了本書的第二部份。

本書雖寫成於1870年代,卻命運乖舛,塵封了百餘年後,才在2002年由李壬癸院士整理出版。但經典畢竟是經典,一經問世,即躋身台灣史的重要文獻,並以生動趣味的筆調,娓娓道出原汁原味的先祖歲月,值得我們細細回味。

作者簡介

史蒂瑞(Joseph Beal Steere, 1842-1940)

出身密西根大學的傑出博物學家,曾在美洲及東亞的許多地區探險、調查、採集標本,並在考古學、植物學、民族學、人種學、語言學、古生物學及動物學等領域做出貢獻。1870-73年間,史蒂瑞的旅途遍及中南美洲地區,1873年,他更踏上今日的中國、菲律賓、印尼及馬來西亞等地,進行採集標本、記錄語言、調查風土人情的工作。1875年,獲頒密西根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,榮任密大「自然史博物館」館長,1879年升任動物學及古生物學的正教授。他的作品涉獵廣泛,不僅談論科學,也涉及道德與哲學,是位充滿人文關懷的博物學者。

校訂者簡介

李壬癸

1936年生於宜蘭,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,中央研究院院士,曾擔任中研院史語所語言組主任、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所長(第一任)、中研院史語所副所長、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主任(第一任)、台灣語言學會會長(第一任)等。在當今研究台灣原住民語言的學者中,以李院士的成果最為豐碩。曾獲國科會研究傑出獎及傑出特約研究員獎,教育部學術獎及原住民母語研究著作特殊貢獻獎,行政院傑出科技榮譽獎,台美基金會傑出人才成就獎等等。

譯者簡介

林弘宣

1942年生於台中市,台大哲學系畢業,台南神學院碩士,美國哲無大學(Drew University)博士候選人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,美麗島事件受刑人,2005-06年總統府國策顧問。譯有紀伯藍(Kahlil Gibran)的《瘋子》(The Madman)、《人子耶穌》(The Son of Man)等。

商品訊息簡述:

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發表留言